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日本語 Deutsch 한국 사람 بالعربية TÜRKÇE português คนไทย

“买流量找死,不买流量等死”,我们怎么又TM掉沟里了?

[复制链接]

“买流量找死,不买流量等死”,我们怎么又TM掉沟里了?

发表于 2020-8-20 09:46:05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倒序浏览
2699 2 查看全部
一旦面临等死和找死的两难,那你面前一定不是真正的问题!1
先从头些年流行的“终端为王”说起。那是在大卖场兴起的年代,家乐福中国区总裁施乐荣,频频成为各地政府商业会议的座上宾,主办方鞍前马后,毕恭毕敬。家乐福的开店速度是每年十家,这还是非常克制。在企业里,终端工作叫做“临门一脚”,被认为极为重要。“陈列”被称为销售的生命。零售商们和很多营销专家们,都倡导把企业的资源集中投放在终端上,这叫“终端为王”。其它还有“血拼终端”、“决胜终端”之类的热血口号。大概逻辑就是:既然临门一脚这么重要,换上十一个前锋,中国足球就能冲出亚洲了。
cbc0d47c012e575c1c8e7c6cb8b79a2f.gif



最后形成的结果是,终端资源越来越短缺,越来越贵。投入越来越多,产出越来越少。大家哀叹:做终端找死,不做终端等死当时一些著名“金句”广为流传:“前期投入大,一旦市场打开,后面投入自然就变少了”“你在我这家店不盈利,但是有品牌效应,能够带动整个市场,相当于投广告了”是不是很熟悉?天上飘过的七彩云朵,是不是特别像你上周欠我的500块钱?类似的桥段一再上演。我们还经历过“广告为王”时代,结果是“做广告找死不做广告等死”。保健品的“概念为王”时代,结果也是“做概念找死不做概念等死”。这些年,“广告为王”早就没人提了,“终端为王”的歪风也刮过去了,但是一股更大的歪风却在越刮越烈,那就是“流量为王”。当然,流量为王的风起云涌下,仍然有“买流量找死,不买流量等死”的哀嚎,仍然有“市场打开,后面投入减少”、“相当于做广告”的骗人鬼话。只是现在的说法更高级,比如“品效合一”。
2
“做某某找死,不做某某等死”,我们好像特别容易陷入这样的两难。刚从一个沟里爬出来,就又掉到另外一个坑里。怎么搞的呢?咱找个容易理解的场景。《水浒传》第三十六回,宋江在揭阳镇得罪了穆弘穆春兄弟,一路逃窜到浔阳江边。前有大江拦路,后有恶霸追击,宋江又不会游泳。两难了,“过江找死,不过江等死”。千钧一发之际,急吼吼跑来一个热心市民张艄公,要给公明哥哥“赋能”,非常热情主动的载他过江。谁成想,船到江心,热心市民秒变江洋大盗,船火儿张横原形毕露,那就不只是多要船钱了。“板刀面”还是“馄饨”?你这黑厮选一样。板刀面就是把你剁江里,馄饨就是把你捆起来扔江里。不再是找死和等死了,而是“趁你病要你命”。关键点来了,公明哥哥如何解决这个从“两难”到“要命”的问题呢?答案只有两个字——品牌只要宋江打出“山东及时雨”的品牌旗号,各路好汉无不翻身下拜。不管你是混江龙还是黑旋风,插翅虎还是矮脚虎,都只有给老子咣咣磕头的份。

5d17177b7313c4969a85ceec1a5f368f.jpg



华为、小米、老干妈们从来不担心流量问题,OV、格力、农夫山泉们从来不会让人逼入到“两难选择”。拼多多上赶着给特斯拉流量,自己补贴帮人家卖货,结果人家还不领情,货都不给你发。

14caf3b660d59a9283305b1dd7e92c07.jpg



那些长期坚守价值的实体企业,从来不会在“找死”和“等死”间做选择题。谁要不开眼让我两难,我就让你更难堪。这事,董明珠大姐最有发言权。狠人光裕黄老板默默点了三十六个赞。
3
一旦你陷入到“等死”和“找死”的两难,摆在你面前的其实并不是真正的问题。你的问题看似是“终端不动销”、“没有流量”、“没有转化”,其实更可能是你的产品没有吸引力,缺乏应用场景,没有良好体验,没有品牌号召力,甚至没有市场需求。就像公明哥哥“过江找死,不过江等死”,是因为得罪了穆氏兄弟,逃跑时候慌不择路,又没及时亮出自己的招牌,跟眼前的浔阳江没啥关系。没有浔阳江,还有扬子江,没有扬子江,还有绝命谷。只要你缺乏真正的市场价值,就总有一道坎,让你想过就是找死,不过就是等死。没了以前的“做广告找死不做广告等死”、“做终端找死不做终端等死”,现在就有了“买流量找死不买流量等死”,以后还会有“做转化找死不做转化等死”、“做私域找死不做私域等死”,“做中台找死不做中台等死”……死法多姿多彩,妙趣横生。根问题从来不会有这样的两难,比如顾客感知价值,比如需求。从来不会有人跳出来说“做价值找死,不做价值等死”,“满足市场需求找死,不满足市场需求等死”。所以碰到两难问题,首先是要从当前的问题跳出来,寻找根问题,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。尤其要注意“热心市民”,“妹子要过河,是哪个来推我嘛”?人群中一定有一堆大神齐声喊:“我来推你嘛”!一个个“高手”踩着五彩祥云纷沓而至。你碰到“流量两难”,他就来帮你解决流量问题,你碰到“直播带货两难”,他就帮你解决直播带货问题。《国际歌》早就教育过我们“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”,这些热心市民一旦到了江心,要么成了船火儿,薅你点羊毛算是幸运,吃板刀面也不在少数。


2982ef9b3e3270b4526b3447e347e58b.jpg



要么被发现其实是个装模作样的李鬼,水深浪急,连你带他一起掉河里。
4
道理不难明白,我们的实体老板也都是聪明人,为啥还是频频掉坑?这也可以用两个简单的词来解释:一个叫“错觉”,一个叫“幻觉”

fca59728d76446f59528ff96fce62693.jpg


错觉就是我们总把最近的相关性判定为因果关系。企业要销量,广告一打,销量上升,所以“广告为王”;终端一推,销量上升,所以“终端为王”;再后来流量一买,销量上升,所以“流量为王”。进球的是前锋,所以很多企业都有换上十一个前锋的冲动。之前作乱的这“王”那“王”,都是离成交最近的那个环节。哪怕我们深刻认识到,销量是综合因素,我们要去做产品差异性、要去做更好的顾客体验、要去做品牌认同。但一旦我们面临业绩压力,目光就会不由自主盯着离销售最近的那个环节,这是本能。老苗说,董明珠认为直播带货是忽悠,表示她并不那么看重流量的作用。就有人留言说,格力是大企业,所以才不看重流量,如果是小企业不看重流量,就只能等死。这恰恰就把因果关系弄反了:格力也好、华为也好,还有农夫山泉老干妈们,他们是因为不看重流量,重视产品的竞争力,战略的竞争力,重视市场需求,才最终成为的大企业。并不是因为成了大企业才不看重流量。那些跟着流量指挥棒走的企业,真的没有一个好下场。有这样的“错觉”基础,流量主们就能打造出一个幻觉。这个幻觉就是“流量无比重要且稀缺”。一再重复过的商业常识,流量本身不产生直接的商业价值,只有寄生在产品上才能变现。流量主想要把流量卖个好价钱,需要一方面强调流量的重要性,一方面去制造流量焦虑。在各大流量平台以及一些媒体人鼓吹下,“流量是生意的本质”又被吹成了一个商业“常识”。销量=流量*转化*客单价,这种只停留在小学四则运算水平上的所谓“商业公式”,居然被拿来当成运营的金科玉律。同时,随着他们的倡导,“流量枯竭”、“流量见顶”、“流量越来越贵越来越稀缺”也很快成了“共识”。
5
流量真的越来越稀缺吗?我问过很多营销从业者,大都是肯定回答;又问过很多企业老板,多数是怀疑态度。要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,我们刨根问底往根上刨,直接去问当事人,对,就是咱们普通老百姓。比如你去采访下正在跳广场舞的大妈们。她们一定会首先问你,什么叫流量。你打开手机某个APP跟她说,你每看一次,每点击一次,每一次投入的时间,都叫流量。然后你告诉她,这玩意儿会越来越稀缺,越来越贵。你信不信她们一定会很同情的看着你:“这孩子脑子有问题吧?是不是进过什么传销组织,被骗傻了?

984fd30e24f528ad835f3e000a57e332.png



克强总理沉痛的说,中国有六亿人月收入还不足一千。对咱老百姓来说,注意力不值钱,有的是。钱才值钱。一天二十四小时,除了睡觉,其它都在用注意力,要是这玩意儿能卖钱,还越来越稀缺越来越贵,我们人人都发财了。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“刷着抖音,逛着淘宝,就把美国逼回到农业国去”?来来来,谁买我们的流量,绝不坐地起价,七大姑八大姨都算上,让你买到破产为止。做生意一定要先讲常识:如果用注意力来界定流量,十几亿人口,每人每天24小时,这个总量不会有什么大变化。不同的是,我们注意力会随着载体的变化、身份的变化、年龄的变化、需求的变化,而发生变化。流量没有枯竭,也没有封顶,用户就在那里,注意力也在那里。浩如烟海,无穷无尽,时刻转移。流量主们强调流量的重要性是天经地义的事,所有的“稀缺性”都是炒出来的。但当真的多了,价格也就真上去了。当越来越多的企业识破这种套路,捅破这个幻觉泡沫,流量的价值就能真正回归。说到底,所有的互联网平台本质都是广告公司。只是以前的广告资源,现在改叫“流量组合”。那个死去的“广告为王”,现在又还了个魂,改了个名字叫“流量为王”。对于实体企业来说,这不重要,他们爱怎么玩就去玩他们的。经历过那么多乱七八糟的“XX为王”,咱们不还是好好的,现在和以后都还是社会经济的主力军。你去做好你的价值、你的产品、你的品牌,你能够有更强的消费体验,有更强的价值观共鸣,你自然就是更好的“流量宿主”



01020eb080e39c679c2d53e3aff6721f.png




平台们最清楚,通过更好的宿主,让用户价值体现,才是流量变现的最佳方式。流量主从来都是该扶持时候做扶持,该薅羊毛时候薅羊毛,就看你走那条路了。董大姐做直播,雷布斯开发布会,从来就不担心什么流量问题。只要你是“及时雨”,还怕什么“黑旋风”?
来源:市场部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xiaoxiao 发表于 2020-11-5 16:45:05 显示全部楼层
Google Bing Yahoo渠道开户寻求甲方合作((游戏,电商,黑五,应用,APP等)开户快返点高)。
Google+Bing+Yahoo+MSN渠道开户 VX:13817879693  QQ:2019663922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线下流量渠道 发表于 2020-12-26 11:12:27 显示全部楼层
线下渠道,争取时间窗口,可以全国投放,覆盖城市。vx:tulhzj13545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游客~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极客同行 ( 蜀ICP备17009389号-1 )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6459号

© 2013-2016 Comsenz Inc. Powered by Discuz! X3.4